当前位置 首页 > 职场薪闻 > 就业指导 > 行业观察 > 高就业率能否让高职教育“高级”起来
高就业率能否让高职教育“高级”起来
作者:www.rc169.cn/ 时间:2013/8/15 阅读:782次

    近年来,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消息屡见不鲜,而高职毕业生就业却“风景这边独好”。数据显示,2012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.4%,近三年来高职生就业率稳中有升,而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,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。

    普通高校毕业生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境遇的差别,让人们为之一动,许多人的择校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。但真到了抉择时刻,这还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:即使许多高职院校打出就业“王牌”,但很多家长和学生还是不愿选择。

    理由无非是高职毕业学历和工作中都“低人一等”,记得几年前,一位亲戚家的儿子高考分数不理想,记者建议他考虑卫生学校护理专业,以后当个男护士,岗位缺口很大,结果孩子和家长一听到“职校”一词,立刻表现出异样的神情,“让孩子当护士以后不就去‘伺候人’吗?谁干那个?”

    在各类升学考试中,成绩最低的读职业学校,这似乎成了一种思维定式,所以人们也理所当然认为,职业院校所教授的知识、技能也是“低级”的。因此,职校生就业过程中的也遭遇待遇不高,地位不高,升迁被“另眼看待”的问题,有些招聘中,高职生可以胜任的工作硬要加入“本科以上学历”这一规定。

   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所言:“关于职业技术教育,大家谈起来都认为很重要,现实生活中又离不开,心眼里却瞧不上。几乎没有市委书记、市长与县委书记、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,就连说职教重要的人的孩子一般都没上职业院校。”

   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经济结构转型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,但要改变人们已形成的观念,关键要从提升对高职教育的认同感入手。

    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,教育评价也一定要放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来进行,如果整个社会职业评价体系中对于职校是歧视的,那么就业率再高也没用。资料显示,在德国,技工收入是每月6000马克,教授也只有8000马克,在西方许多国家人们心目中,一个官员与大学教授、技术人员间,并无“高低贵贱”之分。

    教育专家普遍认为,消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,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高职教育的重视程度。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,不断改善高职院校软硬件环境,增强学校吸引力;另一方面,也需要在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和社会尊重程度方面采取切实行动,如政府机构、事业单位和国企在招录人员时应带头吸收一定比例的职教生,做好表率,给予高职院校毕业生更多的求学和发展空间。

    此外,高职教育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方式,许多高职入学门槛降低,但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教学质量,教育资源紧缺不意味教学强度可以稀释。因此,资源配置、精力投入、管理力量、工作重心、甚至社会用人制度等均应向人才培养这个目标聚集。
 
 
 
 

来源:www.rc169.cn/
热门推荐